你真的认识金华火腿吗?
听火腿故事,品非遗美食
金华火腿公司正式推出
“火腿那些事儿”系列推文
带领大家探究火腿文化内涵
品尝舌尖上的非遗——金华火腿
世界上有三大名腿,其一是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火腿;其二是意大利帕尔玛火腿;其三就是已有1280年以上文字记载历史的中国金华火腿。

金华火腿是指现浙江省金华市、衢州市行政区域内,以猪后腿为原料,在农历立冬至立春之间投料,按传统工艺经修坯、上盐、洗晒、整形、发酵、堆叠等工序历经近10个月加工而成的一种生肉制品。
这项金华火腿传统加工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

源起隋唐的金华火腿,从两宋时期开始逐渐积累起了饮食基础,高门贵宴之上以金华火腿入菜为宴席荣耀,民间也有了以宋代名将宗泽为金华火腿祖师爷的传说。

民间传说,金华火腿得名源于宗泽。北宋末年,宗泽家乡的人民送他发明的腌猪腿到抗金前线犒劳战士,宋高宗赵构看见此腿切开肉红似火,醇香味美,又多产于金华府八县,遂赐名“金华火腿”。

明代初年,金华火腿已成为朝廷贡品。据清代陈僖所著的《燕山草堂集》卷三《程史两翰林传》一文记载,程济、史仲彬两位忠臣在靖难之役后,协助朱元璋的孙子、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逃难。在明成祖朱棣追捕下,建文帝一行一度流落到云南避难,生活十分艰难。大臣史仲彬于是向建文帝献上金华火腿等六样食品供其食用。《燕山草堂集》卷三记载如下:越三年,帝结茆于滇之白龙山,病创。济乞食,遇彬同河州、郭节、程亨,息于古寺舍旁,熟视之,起,各惊喜泪下,不敢出一声。彬当年职禁近,知上所好,因出金华火肉、淡菜、金山鱼脍、笋鲞、鹅豆、肉松以献。上大喜,启床头樽酒啖之,曰:“不尝此已三年矣。”从这一记载也可以看出,建文帝在宫廷里就喜欢吃金华火腿。

《红楼梦》中,作者曹雪芹在第十六回写到了“火腿炖肘子”,在第五十八回写到了“火腿鲜笋汤”。可见在明清时期,金华火腿已成为官宦人家常见食物,深受人们喜爱。

金华火腿,历经千年时光洗礼,至今依然熠熠生辉,其独有的妙形、异色、奇香、美味,不仅在中国极负盛名,更在国际上享有声誉。
END